【本周熱詞】基層

管理層要下沉,要下基層,不能只是在辦公室、會議室發號施令。我們不要理論管理,而要實在管理,要從具體點上、細節上管理。今年就是要抓精細化管理,抓執行力提升,把我們要做的事情真正落地!
——3月7日周例會上,公司總經理再次強調管理要有實效,提出“管理層要下基層”、“要抓精細化管理、抓執行力提升”。
基層,在公司指的就是普通崗位、操作前沿、工作現場、業務一線。相對于決策、指揮、管理等核心層,這些可說是外圍層面;相對于高層和上層,這些就是基礎層面——基層。
執行力是今年公司著力突破提升的重點。提升執行力,結果表現在基層,但突破口在高層,在管理層。2月底,公司總經理開通個人微信公眾號,進一步拓寬了溝通渠道,加強了對基層的及時了解和互動。這一舉措,在基層動態傳達上,于“聽取直接下屬正式匯報”之外,開辟了一條更接地氣的新路子。
遍布基層一線的廣大員工,對公司決策、業務的執行推進情況,對市場變化、客戶反饋的感知,最頻繁、最親密、最“有感覺”。大家所反映的問題多半沒有整理提煉,可能比較零散、碎片化甚至意氣用事,如雞毛蒜皮、芝麻綠豆,甚至有的看上去就是牢騷吐槽,但貴在真情實感,淳樸直白。
管理層只有靜下心,仆下身,下沉到基層一線,從業務操作、具體細節、現場問題的層面,與廣大員工一道,設身處地,才能明白大家的喜怒哀樂、急難愁盼,才能檢驗自己作為管理人員所提出的那些理論、決策、指導意見,到底是否好用,能否順暢落地執行。
“春江水暖鴨先知”。身在其中,親自操作,聽得見炮火、看得見硝煙、聞得見糊味,決策才能更管用有效,指揮才能更得當順手,執行效果才能更有保障,才能切準公司發展最基層最基礎最基本的脈搏,才能從員工樸素的話語、實在的工作中,見微知著,敏銳感受出工作的偏差或不足,得到發展創新完善的靈感啟發。
尤其是公司當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,拓寬產品種類,創新業務模式,升級管控體系,推進文化融合……各項工作聯袂實施、壓茬推進,大大小小的課題層出不窮。每個領域、每個環節,都迫切需要有理有法有效有力的協調和管理,需要溝通協調,需要拍板決策,需要招兵買馬,需要建章立制,需要為公司長遠穩定發展架設“四梁八柱”。各級管理層,此時更應忠誠擔當,發揚深入現場、調查研究的品格風格,下沉基層,把管理理論與各層次各領域的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,實事求是,靈活應對,親自指導,樹立典范。
“這是管理層下步的任務,”總經理提出明確要求,“每個月必須拿出一定時間下基層。抓細節,抓執行,不能走形式,搞虛的。要從具體入手,有始有終?!?/strong>
管理層要扮演雙重角色:既是統帥,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;又是將軍,吶喊聲中,身先士卒,溫酒斬華雄,旗開得勝,提振大軍士氣。文能提筆著華章,武能上馬定乾坤。要在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中轉換自如,融會貫通,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理論,用理論指導實踐。
實踐出真知,是理論的源泉,同時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毛澤東同志在《實踐論》中指出,“實踐、認識、再實踐、再認識,這種形式,循環往復以至無窮,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,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?!崩碚撀撓祵嶋H,才能推動我們的工作持續向前。中后臺更偏“理論”,前臺更偏“實際”,更是公司范圍內狹義的“基層”。
最怕的是理論和實際脫節,不相干,“兩張皮”。中后臺部門如果不經常深入基層,對公司開展的各項業務不熟悉,或者總是慢個半拍一拍,無法為前臺部門的工作提供很好的服務、支撐和保障;出了問題,又相互推諉指責——這樣的話,工作肯定被動,好的執行力也就無從談起。所以,總經理多次要求中后臺部門,要主動深入基層一線,主動學習熟悉業務,努力做到學在前、想在前、做在前,實現中后臺與前臺同頻共振、心心相印。
中后臺平時要多自省自問:業務開展前期,我們是否做好了充分的知識、能力上的準備?是否進行了負責任的審核、調研?開展過程中,我們是否盡職盡責,為前臺業務部門(公司)提供了必要的風控、合規、資金、政策、人力資源等支撐保障?遇到問題后,我們的反應是否及時?拿出的方案是否管用?多個中后臺部門是否做到有效聯動、發揮合力?有沒有很好地讓前臺兄弟單位感受到來自“大后方”的強大支撐?
基層是提升執行力的著力點、試金石。管理層和中后臺主動貼近基層,滲透基層,熟悉基層,是我們突破提升執行力的必由之路。
作者:聶剛剛